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3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65篇
财政金融   82篇
工业经济   68篇
计划管理   1078篇
经济学   975篇
综合类   690篇
运输经济   34篇
旅游经济   50篇
贸易经济   298篇
农业经济   606篇
经济概况   6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以期对重庆市的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参考建议。[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环境、农业科技资源经费投入、农业科技人才储备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4个方面构成综合层,向下分16个具体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综合评价重庆市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综合得分为81.08,为2级水平,其中农业科技人员流失比例较大,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成为主要制约因素。[结论]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合理配置农业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以及提高资源配置环境是提高重庆市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的关键;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浪费严重和农业科技活动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人才结构和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合理以及农业科技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是影响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邵博  郭雨珏  刘煜  冯昊  叶翀 《科技和产业》2020,20(8):157-162
福州市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支点城市获得快速发展,各区县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加深,区域经济格局不断演变。以福州市13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测度“海丝”核心区建设实施前后各区县的经济潜力与经济联系强度,通过分析区域经济格局演变,对福州市在“海丝”背景下的经济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为今后加快建成支点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结构类型和空间特征,分析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对重庆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指导意义。[方法]文章利用GIS技术定量分析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空间分布模型探究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利用地理联系率探析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与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的配合度。采用回归模型从整体上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与乡村振兴的关系进行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关系进行研究,试图得到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与乡村振兴的辩证关系。[结果]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具有4种类型,农事体验类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43.46%,乡村文化类所占比重最低为2.30%。乡村旅游空间布局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4种乡村旅游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都呈现集中分布, 4种类型的景点与人口和经济的配合度较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县级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均衡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外,乡村旅游资源数量仅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低度相关性,不同经济区相关系数差异较大。[结论]综合以上研究结果,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既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表明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对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建议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拓展乡村旅游类型,提高乡村文化类景点的数量和比重,促进重庆市乡村旅游产业的均衡发展,实现不同经济区乡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4.
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银川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银川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先导的作用.但与沿海地区比较,银川的科技作用还是很不够的,还存在着制约科技进步和发挥作用的因素.发展和繁荣银川市经济,需要加快实施科技进步的步伐,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创新体制和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增加科技资金投入、加大基础研究,加强与区外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25.
以东博会为例,对服务国家政治外交战略的政府主导型展会促进城市发展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实证检验。此类展会在政治收益方面能提升城市的国家战略地位,获得发展资源的投入;在社会收益方面能提升城市居民素质发展、城市知名度和就业水平;在经济收益方面通过促进宏观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带动产业发展及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其中展会质量比规模更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开放水平提升,展会不仅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而且能够跨产业实现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6.
首先,在考察江苏大丰、成都龙泉驿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基础上,从经济、生态和社会三维度出发,选取了30个指标,构建了多级生态城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系统分析了三个生态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现状,得出了三个生态城市的发展状况分别为良好、优秀、良好的总体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7.
李想  王旭 《科技和产业》2018,(8):112-117
资源型城市在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下,面临着产业结构发展单一、资源与环境压力等众多问题。为了使资源型城市能够绿色健康的发展,对其进行经济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十分必要。从经济新常态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分析出发,以鹤岗市为例,选取2007-2016年的数据,运用AHP与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法进行经济新常态下鹤岗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并提出建议,最后提出经济新常态下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结果表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年间经济新常态下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水平呈先上升后平稳趋势,近几年经济、资源子系统具有明显阻碍作用。经济新常态下鹤岗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要紧密结合经济新常态特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从鹤岗市实际条件出发,才能够保证具体实施路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8.
以《东庄图》和《拙政园三十一景图》中的城墙景 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和园林历史情境互证的方法,通过 由图到园和由园及城的系统分析,解译了这2套园林绘画中城 墙形象出现的画理依据、造园因素和城市风景文化情结,认 为城墙形象在沈周和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的园林题材绘 画作品中具有指示园林地望的作用,同时城墙也是当时城内 和城外园林的重要借景对象;随着城市的功能转移,城墙周 围的城市边缘区域对于园林的布局起到空间的牵引作用,究 其原因与被内外城河环绕区域丰富的园艺空地和良好的水运 交通分不开,最终形成了半村半城的园林和城市的空间耦合 关系。旨在为苏州古城历史上形成的园林和城市风貌关系的 传承和保护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9.
城市街区是城市肌理、空间形态、功能管理与城市健康环境建设的基本单元,应对以PM10、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较高的实操性。基于城市街区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与分布的要素、作用路径,以及国外城市应对大气污染的空间规划策略的经验总结,从控源、引流、集汇三方面提出基于大气颗粒物污染改善的街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方法与规划指引内容。旨在为我国普遍的城市街区提出空间形态优化策略,塑造生态健康的城市基本单元。  相似文献   
30.
王焱  曹磊  沈悦 《技术经济》2019,35(4):112
海绵城市是从城市雨洪管理角度来描述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以天津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阐述基于海绵城市建设基础上的景观设计方法。结合基地现状及上层规划,通过水敏感度分区和开发强度分级,架构了由渗透、滞留、储蓄、净化、利用和排放雨水技术手段组成的绿色水生态系统,建立削减暴雨径流量、增加水系调蓄能力、提高雨水外排速度的三重安全排水保障机制。并将雨洪管理技术与北方盐碱地区排盐措施相结合,最终达到生态雨洪管理与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